新聞資訊
自從有了楊守亮,韭黃村里大變樣
在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,群眾中傳唱著這樣一段花燈詞:“泥巴道路石板房,只栽苞谷愁斷腸;自從有了楊守亮,韭黃村里大變樣;修油路來蓋新房,村級公司種韭黃;咿呀喲嗬喂,脫貧攻堅政策好,永遠感恩黨中央?!?/p>
唱詞中的楊守亮,是普定縣最美退役軍人、白巖鎮韭黃村黨委書記。他自從擔任白巖鎮韭黃村黨委書記以來,始終保持退役軍人沖鋒陷陣、敢打必勝的血性和擔當,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埋頭苦干、攻堅克難,讓昔日貧窮落后的韭黃村舊貌換新顏,成為脫貧攻堅、建成小康的排頭兵。
一個村莊的華麗轉身
韭黃村由原來的四個村合并而來,現有1546戶6373人。
如今,漫步在韭黃村內,寬敞的道路、鱗次櫛比的新房出現在了記者的面前。
在村內的街道上,開了不少餐館,里面賓客滿座。
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。
楊守亮今年55歲,是一名退伍軍人。2016年,他成了普定縣韭黃村黨委書記。一直以來,他發揮著軍人“退伍不褪色”的優良傳統,帶動著村民致富。
他告訴記者,以前的韭黃村是一個貧困村,這里一下雨,道路泥濘,幾乎寸步難行,而且,大家的居住條件還很差。
不僅如此,村內不少人都沒有工作,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僅有上萬元,生活過得十分艱難。
據韭黃村提供的數據顯示,此前,該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97戶1645人,但如今,未脫貧人數只有14戶29人。
而現在,韭黃村即將和貧困再見。楊守亮顯得興奮地說,到本月月底,該村就將實現全部脫貧。
他幫貧困戶找工作
“一個人富不算富,全村人富起來才是真正的富,我希望能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?!边@是2016年楊守亮當選村黨委書記時,向全村黨員群眾的承諾。
楊守亮擔任黨委書記之后,便著力解決村民的工作難題。當時,在韭黃村內,大興東旅游世界正在建設,楊守亮發現,大興東旅游世界的建設能給村民提供工作機會,于是就主動與大興東取得了聯系。
楊守順是村里的貧困戶,等靠要思想使其在溫飽線上掙扎,楊守亮找準其發展動力不足的原因,苦口婆心的勸說其要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才能脫貧致富,經過一番思想動員,楊守順走出自己的“一畝三分地”,到附近的勞務公司應聘,用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獲得了相應報酬,現每月收入2500元。
該村數百人來到了大興東工作,他們要么在此做起了保潔、要么做起了建筑工人。
在韭黃村內,不少人靠著自己的拼搏成為了老板。楊守亮主動聯系上了這些老板,并和老板們協商,讓老板為村民提供合適的崗位。
擦亮韭黃品牌
韭黃村有上百年種植韭黃的傳統,這里的韭黃品質極好,但種植分散零落,形不成規模,生產技術也很落后,經濟效益低下。
楊守亮說,要將經濟搞上去,就要有品牌觀念。為了使韭黃產業能穩定增收,楊守亮積極組建技術隊和黨員技術隊,積極聯系村內的種植能手和大戶,為群眾提供技術支持,定期開展韭黃種植技術交流會,提高種植水平;為了打開銷路,他帶頭組建銷售隊,為村里的高質量的無公害韭黃尋找市場,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。
2015年“白旗韭黃”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有了知名度后,楊守亮開始精心謀劃,擴大產業,做強品牌,他帶領韭黃村率先實行“支部+合作社+村級公司+農戶”的經營模式,現村級產業已初具規模,流轉土地800余畝,種植面積達6000畝。2018年全村韭黃產量4200噸、產值2500余萬元,村集體每年給群眾分紅60余萬元。村民通過土地流轉、勞務報酬、利益聯結等實現了增收,2018年韭黃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0元。